【#療癒師的日常生活 - Omicron #康復#日誌】

在說小妹如何讓自己康復之前,
先說說為什麼會中了今次#Omicron。
在現實上,小妹是直接被我家夫人傳染的。
(明明自己三步不出閨門都要中😭)
而在靈性上,
小妹的人類圖3/5 Profile,
需要透過自身經歷去找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案……
記得有一天,看到老師說這句話時,
當時小妹就心想:
我頂呀!咁咪即要我中?!
🤒🤒🤒🤒🤒🤒🤒🤒🤒🤒🤒
2️⃣0️⃣2️⃣2️⃣0️⃣2️⃣2️⃣8️⃣,
一起床便有種,我很想很想去曬太陽的感覺,
可惜最終沒有跟從身體的提示……
結果,到了晚飯時間,
同檯的夫人開始有病徵但仍是陰性,
所以最初以為是針後反應,
但食飯到一半,小妹喉嚨突然感到一下刺痛,
當時便心知有危機。
當晚小妹便即時飲薑水幫自己舒緩,
亦讓自己好好休息。
在睡夢中,
小妹夢見一個很久不見的戀人,
當時小妹正幫家人取完藥,
然後大家在街上迎面碰見,
他沒有說什麼,只是伸出手,
摸一摸小妹的額頭,
感覺就像是在告訴小妹,
也要留意自己,
是否也已病了🙈🙈
2️⃣0️⃣2️⃣2️⃣0️⃣3️⃣0️⃣1️⃣,
感覺已完全康復,
於是,小妹亦趕緊去曬了一會太陽。
但直到晚上半夜時間,徵狀開始出現……
2️⃣0️⃣2️⃣2️⃣0️⃣3️⃣0️⃣2️⃣ 零晨時份
主要是發冷、頭痛、很輕微的發燒,
當時小妹是感到興奮的,
可以用不同手法療癒方法減輕不適:
(因為當晚還有最後一次集體療癒,
所以便自肥一下,加了自己進去,邊做邊感受)
1)🧘連結本源,請幫忙清走身體不需要雜質
2)“吞食”靈氣符號🕉️,讓符號在身體遊走到需要的地方工作
3)透過紫火♨️,燒掉體內的病毒和不適
4)⚛️幫對應身體病痛的氣場乙太體及乙太模板體的做深層淨化
5)使用花草精噴霧,幫忙舒緩痛楚不適
後來,小妹打開身體的阿卡西紀錄📖,
看到病毒就像是很多很多黑色的點點,
有點像蠓,他們會一起飛到身體不同部位,
然後集體把部位厚厚圍著,
身體的免疫能力就像他們玩攻防戰。
🤔我應該要以怎樣的態度去應付今次生病?
📖保持活力和熱情,多喝水,跟病毒打仗這部份身體會自動幫你處理好。
🤔那好吧,請身體好好加油,放心打仗,我躺在床上,為你們納喊助威!
(因為這個念頭,成為了第二天苦不堪言的開端)
這一晚上,結果在沒有怎樣睡的情況下渡過。
2️⃣0️⃣2️⃣2️⃣0️⃣3️⃣0️⃣2️⃣ 下午
快速測試檢驗,
正式確定中招!(毫不感到意外)
而最難過的大半天正式開始!
因為每當回到床上想睡覺休息時,
便會發燒頭痛,
然後成個人都在作戰狀態,完全停不了,
但一離開床,整個人又回復正常,
沒有發燒頭痛,
後來想起,是昨晚自己把床設定了為戰場,
所以沒完沒了的打仗。
此外,這大半天,因為生病的感覺,
勾起了埋藏在心底裏一些很深的創傷,
讓小妹完全陷入了抑鬱狀態,
加上眼瞓影響,
令小妹完全沒有動力去自我療癒,
簡單如落符號的都抗拒。
在這個時間,
食了第一粒,亦是暫時唯一一粒的止痛藥💊。
食了過後不能上床安睡,
幸好此時客廳無人,
所以小妹在客廳開了一套港產片看,
感謝港產片幫忙,
小妹睡著了😅
最後,亦趁著睡意正濃,
便爬到床上安睡。
………………………………………………………………………………….
20220303 – 0311
3月11日,是正式快速檢測轉陰的日子。
在這一個多星期裡,
身體都是處於徵狀輪流出現的狀態,
還好影響是愈來愈輕,
對小妹最大影響是,
每天晚上未到10時便想睡,
而且集中力也是有點受到影響,
不太想專注工作,
所以這段時間小妹連IG也沒有更新。
此外很有趣,小妹最喜歡遇到的是喉嚨痛,
因為以紫火去處理效果最快最方便,
小妹曾試過用紫火去幫助嚴重喉嚨痛的朋友,
也是大約一小時便好了八成。
另外,經過再三確定,
Omicron會令身體出現缺水狀況,
所以要不斷喝水,
很感謝這段時間的案主,
接受小妹一邊提供服務,一邊咳得快要死般,
希望不會嚇怕在電話另一邊的你們。
其實成個過程小妹並沒有特別戒口,
炸雞魚生辛辣食物繼續食,
另外也有飲檸檬水、飲普洱茶(只是平常習慣)
到了最後三天吃一些中藥,
但感覺幫助也不是太多,
然後,現在尚剩下很輕微的咳嗽,
不知不覺便康復了。
………………………………………………………………………………….
疾病……疫情,
的確會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再加上外在環境的干擾,
好像是無論我們怎樣做,
都逃不過要被波及,
恐懼……擔憂……憤怒……受局限……
但,你對自己有信心嗎?
你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嗎?
你對自己的適應力有信心嗎?
也許,這個時間,
就是給我們機會,
用一個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重新探索自己,重新探索人生。
不論你選擇是否食豆苗,
不論用西醫、用中醫,還是用自然療法等等,
都要以正面的心態去面對,
即使,很多事,我們都不一定有得選擇,
但是,我們絕對可以選擇自己的心態。